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中國史三
Chinese History (Ⅲ) 
開課學期
103-1 
授課對象
文學院  歷史學系  
授課教師
方震華 
課號
Hist2001 
課程識別碼
103 20110 
班次
 
學分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必帶 
上課時間
星期四2,3,4(9:10~12:10) 
上課地點
新103 
備註
限學士班學生
總人數上限:100人
外系人數限制:2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31Hist2001_chi3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為歷史系二年級學生之必修課,以一學期的時間概論五代至清初中國歷史的發展。在課程規畫上,一方面希望與過去及未來所修之中國史課程相互銜挼,形成對於中國歷史貫通性的理解;另一方面,希望對於講授斷代的重要問題擁有具體認識與深入研究的能力。因此,除了傳授修課的同學歷史知識外,並著重思考問題,尋找答案的能力。因此,修課學生在聽講之外,必須配合進度閱讀指定讀物,完成各項作業,以培養研究和寫作的能力。
p.s. 若於初選時未能選上本課程,請向歷史系辦公室索取授權碼。 

課程目標
教學過程以講授為主,討論課為輔。學生除按時上課聽講外,並須認真閱讀指定讀物,按時繳交平時作業,參與分組討論。 
課程要求
期中報告:根據李弘祺,〈公正、平等與開放〉〈宋代教育與科舉的幾個問題〉及劉子健,〈宋代考場弊端〉等三篇論文,重新檢討認為宋代科舉是以公平方式取士,中舉者多平民或寒士,有助於社會流動與社會平等的傳統說法。(2000-4000字)
劉子健,〈宋代考場弊端--兼論士風問題〉,收於氏著,《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1987),頁229-247。
李弘祺,〈公正、平等與開放--略談考試制度與傳統中國的社會結構〉,收於氏著,《宋代教育散論》(臺北:東昇,1980),頁23-34。
李弘祺,〈宋代教育與科舉的幾個問題〉,收於氏著,《宋代教育散論》,頁35-72。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參考書目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期末考 
30% 
任一單項成績零分時學期成績為F 
2. 
作業 
20% 
一份期中報告 
3. 
平時成績 
30% 
出席率、討論課表現 
4. 
期中考 
20%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課程簡介 
第2週
  唐末五代的重要變化 
第3週
  文治政府與中央權威的重建 
第4週
  科舉與新興士大夫的角色 
第5週
  游牧政權的影響 
第6週
  宋代社會與經濟的變化(繳交期中報告)  
第7週
  緩衝週 
第8週
  理學在南宋與蒙元的發展 
第9週
  期中考 
第10週
  從游牧部落到帝國 
第11週
  蒙元的統治特色與衰亡 
第12週
  明政府的統治理念與現實狀況(繳交期中報告) 
第13週
  明政權的僵化與內外挑戰 
第14週
  從性理到考證─明清的學術思想 
第15週
  明清社會經濟的發展及局限
 
第16週
  國定假日 
第17週
  清帝國的問題-從政府、學術、經濟和社會來分析 
第18週
  期末考